2025年7月14日 星期一

《錢,該留給誰?》 - 賴芳玉 律師

 《錢,該留給誰?》 - 賴芳玉 律師


前陣子,一對退休的老朋友來找我說話。

夫妻兩個人都沒有孩子,感情很好,也都退休了。

他們問我一個問題:「我們想立遺囑,但不知道該怎麼寫?」


我笑著回問:「是想把錢特別留給誰嗎?」

朋友想了想,說:「可能給那個曾經牽過我手的孩子。」


我知道,他說的是遠房親戚家的孩子,一個純粹的情感連結。


我點點頭,接著問了一句:

「你有沒有想過,一個有尊嚴又自主的老後,要花多少錢?」


他愣住了。


因為他一直以為,兩人一起生活,吃得省、花得少,夠用就好。


他沒想過失智、失能、跌倒、慢性病、照顧者的喘不過氣……

那些不是遺囑能解決的問題,是現實。


我告訴他:「現在最該想的,不是留給誰,而是怎麼留給自己。」

一筆錢,不一定要分出去才叫愛,有時候,把自己照顧好,不拖累對方,

才是最大的體貼。


我想起最近報導中林靜芸醫師說的話。


她的先生是大名醫,但失智後,她70歲還在看診,只為了支付龐大的照護費用。國內心臟科名醫林芳郁失智後,聘請2位外籍看護協助照顧才能減輕家人負擔,再加上復健、運動的費用,每個月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,「我已經70歲了還是執業看診,我很認真賺錢。」


如果連醫生都吃力,我們能不想清楚嗎?


我們不怕老,我們怕的是沒準備好的老。

與其分遺產給後人,不如先為自己的老後存一份安全感的基金。

因為,照顧自己到最後一刻,是對愛人、對生命最大的敬重。


我想和朋友分享一個觀點。


不妨問問自己,這一生的積蓄,是為了誰?


你值得把它留給那個最該被好好照顧的人——就是你自己。


#老後生活 #尊嚴老去 #遺囑不是重點 #錢要先留給自己



一筆錢,不一定要分出去才叫愛,有時候,把自己照顧好,不拖累對方,才是最大的體貼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如何處理數位遺物?一個人的線上存在,應該在過世後立即刪除嗎?

 如何處理數位遺物?一個人的線上存在,應該在過世後立即刪除嗎? 2025/07/19 琅琅悅讀/ 衛城出版社 文/卡爾.歐曼 在數位媒體時代,留下記錄成了社會常態。幾乎所有事情都會留下痕跡,不管有意或無意。我們用來溝通的社群平臺會追蹤所有行為模式和社會互動,娛樂用的串流服務會記住...